时间:2023-06-01 00:39:22 | 浏览:41
“再放一点!我往右边去,放!”
双手紧抓绳索,脚踏在坡度近80度的崖壁,身子借绳索的拉力往后躺——此时,张学平顶着暴晒,尝试靠近身旁不远处的一块食品包装袋,一番努力后发现够不着,于是,他向控制绳索的搭档大喊。
顺着张学平的声音,栈道上拉着牵引绳索的朱省华和刘名山,一点点松动绳索。
一只手伸向垃圾,四只手握住同伴的性命,这是丹霞山悬崖环卫工人的日常。
以“顶平、身陡、麓缓”闻名于世的广东韶关丹霞山景区,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我国第八项世界自然遗产,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
这美丽的背后,是一支39人的环卫队伍在默默守护。
其中,张学平、朱省华和刘名山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别的组合——“悬崖环卫队”。分散时,与另外36人一样,负责景区某一块局域的环卫工作;集合时,他们就成了“蜘蛛侠”,依靠着绳索行走在丹霞山的悬崖峭壁上,将垃圾带下山。这个3人小队每个月要进行至少16个小时的“悬崖作业”,是他们撑起了丹霞山景区超过1万平方米悬崖面积的环卫工作。
惊险一刻
绳索故障被困悬崖10分钟
从一处名为“双喜台”的悬崖下上来,回到栈道,张学平喘着气,拧开了事先准备好的大瓶装矿泉水,大口大口地吞下去。1.5升的矿泉水,一天下来他能喝完两瓶。汗水浸透了身上的衬衫,他用军绿色的外套抹了抹脸上的汗。
“每下一次悬崖,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张学平说,现在还好,最难熬的是6月——岩壁被太阳烤得发烫,上面长着苔藓,稍不留神踩到就会打滑。所以,每到那个时候,悬崖环卫队会提早一两个小时上山作业,避免毒辣的太阳。
张学平皮肤已经被晒得发黑,尽管并不高大,但在悬崖上行走的脚步扎实。他所在的“悬崖环卫队”,平均每月会开展一次为期两天的悬崖垃圾人工清洁作业。清洁区域包括长老峰的舵石、虹桥拥翠、丹梯铁索、丹霞栈道、细美寨片区等片区,总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清理区域的山峰高度均在海拔400米以内,清理高度一般在300—400米之间。
每次下悬崖前,“悬崖环卫队”的队长朱省华会召集张学平和刘名山到山脚下的储存装备的仓库集合,一起检查设备。检查设备是安全的考量,也是朱省华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在他将近20年的悬崖垃圾清理工作中,唯一一次意外便是绳索出了问题。朱省华回忆,他跟着前任队长陈师傅在悬崖上作业,结果绳索打结,陈师傅被困在悬崖上,悬空了将近十分钟。
“陈师傅太重了,将近一百六的体重,一个人拉不动,后来是三个人一起才把陈师傅拉了上来。”朱省华笑着回忆起这一段当年的惊险一刻。
后来他们总结经验时发现,是绳索潮湿导致打结发生问题。这次的教训被朱省华牢牢记在心中,后来下悬崖前便有了一套“规定动作”——晒绳子。“这条安全绳在上山的前一天一定要拿出来晒一晒,这样绳子会比较软,用起来顺滑一些,还要绑在树上,让三个人一起拉一拉,看看绳索是否安全可用……”
朱省华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演示。他把绳索绑在仓库旁的一颗树上,退后将近十米的距离,三人像拔河一样齐声喊“一、二、三”,来回用力拉了几次,确认绳子没问题后,才将绳子装进蛇皮袋,背着上山。
在下悬崖前,三人还要重复这一步骤,以确认绳索安全可用。每次作业前,团队都要背着几十公斤的绳索徒步上山。
平日,他们会提前备好午饭,装进保温饭盒带上山。但到悬崖作业的工作日,饭盒成了负担,速食面包、饼干成了他们的午餐。而准备干粮的任务,则是由三人轮值。
“安全第一啊,一定要认真准备的。”朱省华坚定地说,下崖前准备得再细致也不为过,一切都为了能安全回家。
10年见证
游客数增长,垃圾却减少2/3
朱省华见证了悬崖环卫队的组建。
丹霞山景区还没有悬崖环卫队的时候,他来到丹霞山周边做零工,就已经跟随着前任队长陈师傅在悬崖上“飞檐走壁”了。和现在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清理活动不同,以前的清理行动并不固定,一年间只有几次。
几十年来,朱省华眼看着,丹霞山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游客迅速暴涨。2007年成为一个节点,丹霞山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
随着游客的涌入,垃圾也明显增多。丹霞山管委会的负责人意识到需要定期的做清洁工作了,定期的悬崖保洁工作在2008年开始启动。已有不少经验的朱省华自然成了悬崖清洁队伍中的一员。
进入环卫队后,朱省华养成了一个习惯,碰上游客乱扔垃圾,他都会主动上前提醒。被劝阻的游客大都会主动拾起垃圾,但也有些“素质不太好的”,“只能等他走后才去清理垃圾,他总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吧。”朱省华的话语中透露了些许无奈。
也不乏暖心的时候,刘名山对记者讲,他经常能听到景区里的小孩子跟大人说,“你们垃圾不要乱扔,叔叔阿姨很辛苦的……”
总的来说,游客素质的确越来越高了。“10年前,做一次悬崖清洁要4—5天时间,但现在一般仅需要2天。”朱省华说,以前垃圾高峰期,1天能收集10余袋,每袋有30斤,现在每天2—3袋就差不多了。
在悬崖环卫队成立将近10年后,朱省华已经熬成了队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并从已退休的陈师傅那接过了队长的职责。随着陈师傅的退休,悬崖环卫队又缺人了,张学平被领导问道“敢不敢下?”没多想他便答应了。“反正进来就是做!”于是80后的他成了队里年纪最小的悬崖环卫工人。
经历过仁化消防队的培训后,张学平开始了他的悬崖保洁的生活。靠着曾经做建筑工爬上爬下的经历,他很快就适应了。但一般楼宇的高度与丹霞山的百米悬崖还是有差距。他说,第一次下悬崖的时候,内心充斥着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不确定感。”
2017,这个特别的环卫小队被正式定名为“悬崖环卫队”。如今,每个月2—3天的下悬崖时间,他们比普通环卫队员多出一份意外险和岗位补贴。
为保障悬崖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提高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丹霞山景区定期邀请消防等部门和户外运动教练对从事悬崖卫生清洁的工人开展各类综合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内容包含有消防、户外救生和无痕山野等多个方面。
瞒住家人
“怕他们担心,只说是在山上搞环卫”
“都是为了工作”,已经下悬崖4年的刘名山没告诉家里任何一个人,自己要下悬崖,“怕他们担心嘛,我只说是在山上搞环卫。”刘名山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偶尔也带家人来丹霞山玩,看着这些熟悉的山崖峭壁,就自己守护着一个秘密。
张学平并没有对家人隐瞒,除了他7岁的小女儿。
下悬崖这三年,他都嘱托妻子,坚持不告诉女儿自己工作的具体内容。每到下悬崖的日子,早上8点进山,下午5点回家,“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回到家门口,看见女儿出来接我,然后洗个手,掌个勺,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
留守丹霞山对于刘名山和张学平来说,是基于现实的考量。“离家近,好照顾家里。”他俩从小就在丹霞山附近的村庄长大,如今上下班骑个摩托十来分钟就能到家。
来自湖南的朱省华如今也已情定丹霞,他表示即便退休后也仍会留在这里。1997年,刚来到丹霞山的朱省华看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景色,也曾惊叹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经过20年日复一日的工作,现在,丹霞山景区对他而言意味着家庭。
在丹霞山做零工十年后,朱省华让妻子过来丹霞山景区做了环卫工人。往后几年间,他把子女、父母都一一接到这边。如今,一家八口都定居在离景区不远的镇里。
对于朱省华的妻子来说,丈夫数十年飞檐走壁的生涯已经让她脱敏,“下悬崖当然危险,但他已经习惯了,我已经不会担心了。”
选择做丹霞山环卫工,他们心知工资并不高,“要是出去打工,工资可能翻倍都不止。”他们看重的是丹霞山景区为每一位环卫工人购买的五险一金,这是此前做零工时所不曾有过的待遇。
自1989年组建以来,丹霞山环卫队需要对长老峰、翔龙湖—卧龙岗、巴寨等游览区,共13.938公里公路和31.988公里步道、停车场与休憩地进行清扫。鼎盛时期,丹霞山环卫工人有近百名,现有只有39人。减少一人意味着的是,每个环卫工人的岗位会延长几十米的距离。
现在少有年轻人愿意来丹霞山做环卫工人了,悬崖卫生清洁工作也面临着无人接班的难题。朱省华细数,这些年来,参与过悬崖环卫工作的人数不过十来人,有些退休了、有些临时工被撤掉了。
“年轻人家境越来越好了,可以不吃这碗饭。”三人都表示理解。或许在将来,机器可以协助进行崖下保洁,但至少在当下,朱省华依旧希望有新人进来,这样大家都能轻松些。
记者手记
你的随手一扔,他的命悬一线
背着数十斤重的绳索从山脚徒步爬上丹霞山的各个角落,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他们顶着烈日,在悬崖上飞檐走壁为的是一块碍眼的食品包装袋,在栈道里啃速食面包当作午饭。这是韶关丹霞山悬崖环卫队悬崖作业的常态。
和每一位体力劳动者一样不容易,“命悬一线”换来的是每一位游客能够平等欣赏没有垃圾污染过的丹霞美景。
环卫工人是一份职业,选择就职于丹霞山的环卫岗,每个人都有着基于现实的考量,或是离家近、又或者是比做零工时更加稳定。他们工资不高,但是踏实,努力便有收获。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重,而尊重的方式很简单,出行时,垃圾不落地就能让他们的工作轻松一些。游客的随手一扔,背后可能是环卫工人的命悬一线。
韶关丹霞山是世界地质公园,是属于我们每一代人的自然遗产。守卫她,让下一代人能看到没有垃圾污染的丹霞山,不能仅靠悬崖环卫工,每一位游客应从自己做起,从垃圾不落地做起。
【统筹】毕式明
【策划】王长庚 何雪峰
【全媒体记者】唐音 潘俊宇
【见习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李贵清
【摄影】潘俊宇 李贵清
【视频】范永敬
【作者】 唐音;潘俊宇;范永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再放一点!我往右边去,放!”双手紧抓绳索,脚踏在坡度近80度的崖壁,身子借绳索的拉力往后躺——此时,张学平顶着暴晒,尝试靠近身旁不远处的一块食品包装袋,一番努力后发现够不着,于是,他向控制绳索的搭档大喊。顺着张学平的声音,栈道上拉着牵引绳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陈景涛小暑时节,粤北地区天气晴好,丹霞山中清风凉爽,研学出行最当时。7月11日上午,来自佛山顺德研学团300余名师生齐聚丹霞山,开展“走进丹霞山,探秘大自然”为主题的研学游活动。据了解,这也是今年暑
•韶关丹霞山坐落我国粤北仁化县,矿床学家冯景兰在那里发现了第三纪(T)红色沉积岩。•地质学中,沉积岩分为三大类: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日后会对这三类岩石分别作详细解释)•韶关丹霞山的红色沉积岩又叫红色砂砾岩,粒径在2mm左右,这种岩石会
新物种“丹霞山天葵” 研究团队供图中新网韶关8月18日电 (卢育辛 李贵清)笔者18日从韶关丹霞山管委会获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专家吴磊老师团队在广东韶关丹霞山的植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丹霞山发现的一种天葵属植物确认为新种,并将其正
在圣迭戈动漫展的直播活动上,Insomniac Games介绍了新作《蜘蛛侠》的一些情报。创意总监Bryan Intihar、漫威游戏执行创意总监Bill Rosemann和彼得·帕克的扮演者Yuri Lowenthal提供了关于本作的一些
漫威影业是出了名的特效狂魔,对于一些漫威演员来说,片方大量使用特效技术的好处就是,可以弥补自己身体上的一些缺陷或瑕疵,比如说——身高。过高或过矮对演员来说都是一种烦恼,但特效技术却可以很好弥补这方面问题。大多数粉丝都知道,钢铁侠的演员小罗伯
小罗伯特·唐尼是一位备受大家喜爱的演员,远在他出演钢铁侠这个角色之前,这个星二代就已经火了许久了,而钢铁侠这个角色则更是令其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国际明星,不过,该告别的总是要告别,扮演了钢铁侠10多年,唐尼在《复联4》正式告别了钢铁侠这个角色
共6张1905电影网讯近日,小罗伯特·唐尼被拍到和其儿子Exton在海滩嬉戏玩耍,有趣的是,Exton穿着蜘蛛侠的T恤,而他的父亲小罗伯特·唐尼是钢铁侠。儿子Exton在海滩玩的一身是泥,唐尼在一旁看着儿子玩耍。早在2014年,小罗伯特·唐
文/董芳眼看中秋假期和国庆小长假即将到来,还没想好去哪里“浪”?不妨来韶关仁化县看看,环丹霞山周边有诸多千年古村、古塔、古驿道、奇山异水。9月20日起,“环丹霞山十大景点”评选网上投票开启,这是仁化旅游资源一次“大阅兵”,评选的结果将为来仁
这里是浪毛线旅途见闻,有趣的灵魂路上相见。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广东有名的景点——韶关丹霞山,广东韶关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5A级风景区,又称作“中国红石公园”。公园位于韶关市的仁化、曲江两县的交界地带。丹霞山的得名,来自于景区内的丹霞
地址: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106国道 距仁化县中心7.1公里交通:自驾导航即可 打车或是大巴直达,高铁站有直达景区的车门票:成人票50元/人 6周岁以下或1.2 米以下/70周岁以上携带身份证入园免费,残疾人,军人免费。韶关当地人有特价年卡。
聚焦国资 昨天(6月1日)上午,韶关市丹霞科普研学实践中心,在丹霞山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布局,着力打造“韶关研学实践目的地城市”,主动对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研学实践市场,市交旅投集团进行了创新整合,
赤麂正在吃野生灵芝“第一次拍到了赤麂吃野生灵芝的画面,更新了动物学家对赤麂食谱的认知,为野生动物保育提供了新的信息;第一次在丹霞山拍到了银星竹鼠和仙八色鸫,让丹霞山野生动物名录再‘上新’……”近日,韶关丹霞山野生动物智能监测系统项目相关负责
一、门票50元,48小时有效,也就是说可玩两天。二、长老峰可玩一天,可索道上或早点徒步上。早上长老峰舵石、韶音亭看日出,相当漂亮。然后海螺峰向西拍大景。海螺峰远离下午下山后往锦石岩寺这条线拍锦江。锦老寺远眺三、第二天可去坐船游锦江上游(比下
应朋友邀请去她家玩,她家在韶关市仁化县,距离丹霞山不远,所以决定顺便去浏览一番。 一直有听说过丹霞山,却从未去过,看过网上很多评论都说不好,不值票价(丹霞山门票150元含往返区间车)。有网友评价,同是丹霞地貌,与甘肃张掖丹霞比简直一个天一个